旧改时代:新周期的探索

2025-08-07 17:25 来源:现代家电网 [ 收藏 ]

在新房市场成交规模明显收缩的大背景下,一方面国家出台焕新政策,为撬开存量房市场助一臂之力。另一方面,一些早嗅得商机的企业也在整合资源,瞄准存量房改造市场。朱雷目前在抖音上的IP是“改造阿拉雷”,对于有着家电品牌企业从业经历的他来讲,实际上从事改造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,自从2020年自己创业之后,这两年更是在旧改领域做的风生水起,平均两天开工一套。对于目前的现状,朱雷说自己是无团队、无门店、无基础的“三无”人员,只因为搭上了时代红利的列车,并且摸索出一套轻资产运营的有效模式。


每个时代有不同的特征,新周期的红利更倾向于那些看好它、并看准它的人。当然,还有那句老话“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”。

2009~2019,从行业黄金十年到再思索

从2009年以踏入集成灶企业为开始,至今我在家电行业走过十五个年头。这十多年,是时代巨变的阶段,在大时代影响下的个体变化也更加明显。包括渠道的变革、零售的方式以及流量的玩法等,都发生了很大的变数。

以集成灶行业为例,在我从业的十年当中,即2009年到2019年,是集成灶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十年。无论上游厂家还是代理商,日子都过的十分滋润。直到2019年,这一年也是集成灶行业的拐点之年。

首先,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发生变化,调控政策出台,新房交易量开始松动;

其次,线上线下的激烈竞争环境开始蔓延向集成灶行业;

另外,集成灶行业同时面临内外的饱和度压力,包括厨电头部品牌向集成灶领域的渗透,也意味着行业内卷的开始。

最重要的,是2019年开始的疫情,改变了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,也改变了很多品牌和从业人员的走向。

也是从2019疫情那年,我们开始思考企业发展的下一个十年增长点在哪里?在居家办公的时间里我反复思考,也做了很多市场洞察调研功课。正是这段时间的思索,给了我新的启示和发现。

实际上,在国家大力推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,很多城市在这一过程中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,也就是说生活质量的硬件落后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,很多需求和生活方式并没有被“城市化”、被激发。最明显的,是很多二、三十年以上的住宅,其老旧的厨房都面临更新换代的需求。

既然有需求,为什么当时还没有被挖掘和激发?

从行业角度来分析,原因并不复杂。第一,是改造一般由家装公司承接,但因为厨房等局部改造客单值小,很多装企并不愿接。而且在2019年之前,装企还在享受新房整装红利。

第二,再看当时的厨电行业。

同样因为新房市场足够满足发展,所以整个厨电行业基本以销售产品为主,对于服务、尤其是更为细致的服务还没重视,也没抓起来。服务项目大多集中在开一个烟洞、或者简单清洗、保养,而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用户不同维度的需求。很典型的例子是,当时我们的工人发现客户家中少一个插座,会和客户说“让电工来安一个插座”,而不会主动帮用户安装。

简单的服务并不能满足客户更深层次的需求,而这些需求有时客户自己也意识不到,而是需要激发、需要告知、需要挖掘。更何况如果改造一套完整的厨房,涉及的服务更为复杂和细化,“垃圾怎么办?旧的橱柜怎么办?家中还有其他痛点如何解决?这些,我们能不能帮助客户一次性解决?”带着这样的疑问,我们发现目前这一市场是相对空白的。所以,就抓住了这个切入点。

针对这一想法,2020年9月,我们进行了落地测试。在社区、在公园、在商超门口,通过落地的方式进行路演和宣传。

第一次落地,登记的客户有六十多个。其中,有四十个客户成功转化;十个客户观望,还有十个客户因为后续跟踪不到位而流失。对于66%的转化率,我们比较满意,这说明判断的正确性,即市场上有厨改的绝对需求。

当第一个客户家中改造完毕,对方非常满意,因为我们解决了她多年以来的痛点。后期,该名客户至少为我们带来了十套的转化。这也让我们掌握了另一个解锁密钥,即老客户的带动非常重要,裂变效果非常明显。

2022年之后,我决定将旧改这件事坚持且专注的做下去,而不再仅仅是地推,于是开启创业之路。

企业与创业,其实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。相比在企业而言,自己创业而且涉足的是旧改领域,确实非常难,但对于未来市场的判断,依然认为旧改是长坡厚雪的行业。

2020至今,长坡厚雪,做难而正确的事

之所以说旧改属于长坡厚雪的行业,首先是这个行业具有非常明显的痛点、而且很痛。

最明显的,是老房无论从结构、功能,还是美观度上,都需要我们提供服务,而且这些服务具有复杂性、专业性和细节性特征,有时还包括对审美的要求。这也是行业的“长坡”,也是大家都认为旧改市场很大,很多人都想尝试,但不知道怎么做的症结所在。

综合来看,目前市场上涉及旧改的主体主要有三类。

第一,是装饰公司,也就是装企;第二类是品牌商或者建材商;第三是个人或者团队。

但实际上,这三类主体都有其自身的短板。

首先,对于装企而言,更希望承接整装、至少十多万起步的单值。几千、上万元客单的项目尚未引起装企重视,也还不习惯做小微改项目。

其次,作为品牌商也有短板,因为产品局限性在这里。

另外,作为个人或者团队涉足旧改,对接的资源也非常有限。

所以市场很大、痛点很大,称之为“长坡”。以我们涉足旧改的经验来讲,想分享的是,如果想要做旧改,又不知从何切入,不妨先从尝试对接做旧改的团队或者渠道入手,或许会带来更多收获。

以我们做旧改为例,我们是没有基础、没有团队,也没有门店的 “三无人员”,为什么能够实现每两天一套的销售?从我的经验和角度出发,主要有几个经验和要点。

做旧改的前提是,赚钱之前先不要亏钱。

过去做单品销售,利润都是既定的,利润率都可以预算出来。但是做旧改,很多未知风险和因素并不在提前预算中。例如,刚开始一单接下来,我们预算利润还很可观。但实际操作下来,不仅亏钱,而且有时候亏的数额还不小,加上时间成本,损失不小。

至于如何把控成本,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沉淀。以我们的切身体会来看,经常遇到的事故包括卫生间水管爆裂、厨房漏水、安装烟机时碰到燃气管道等等,这些往往是客户家中设备老化造成的,但由于没有做事前评估,处理起来的代价非常大。

基于此,我们目前采取的预防方案是:

第一,不做维修。

前提是维修的单值非常低,个人做起来意义不大,但如果是有技术或者水电和水暖经验,另当别论。

第二,做区域整装。

这个经验也来自于现实的教训。刚开始,有客户要求只将卫生间浴缸改造成淋浴房。接单做完之后,发现卫生间漏水。评估之后卫生间漏水由来已久,但客户会认为是改造过程中导致漏水。

有了这个经验教训之后,我们只做整改。一方面,单品改造收费不好平衡,单值低成本核算不上,单值高客户接受起来有难度;另一方面,单品改造存在很多不确定和无法预估的风险。

区域整装即对一个空间进行整体改造。包括卫生间整改、厨房整改、客厅、卧室等整体空间改造,不再做零碎的切割。

第三,不勉强签单。

这一点和过去销售产品有非常大的差异,过去我们销售产品有很多方式,例如通过获客、电话营销等销售方式,最后的目的是促进客户成交。

但在旧改领域,无论是装修、还是工程项目,很难做到客户百分之百的满意度。尤其是旧改,如果勉强成交,后期客户稍有不满,处理起来难度非常大。所以为了尽量减少售后,我们一般签单比较谨慎。如果客户认可我们的方案和所提供的价值,整个改造做下来也会非常顺畅。

第四,离客户更近,离竞争对手更远。

习惯于互联网节奏和方式的现代人,更愿意享受上门服务。在旧改领域也是如此,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新的、轻资产运营模式,即使没有门店,也能够将旧改这一链条串联起来。

以服务客户为例,如果对方没有时间,我们就将材料和瓷砖带上门供客户选择;有些客户是孕妇,我们也可以将材料带过去供其选择;有些客户因为上班没有时间,晚上九点我们甚至还在和对方沟通方案。

这些和客户沟通的方式,较比企业更加灵活。只要我们离客户近一些,就离竞争对手远一些,也就意味着和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。

最后,将既有条件做到极致。

最后,这几年运营下来。我们认为对于刚刚接触旧改项目而言,如果做不到人和团队、业务体验和成本效率这三点,那么将其中一、两点做到极致,也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。例如,如果自身的团队和人很专业,业务体验差强人意,或者成本高一点、价格高一点没有关系,因为人可以做好一切。

再例如,如果成本和效率都做得的非常极致,业务体验或者团队素质差一些,因为具备效率和成本的极致优势可以弥补。

所以,人和团队、业务体验和成本效率如果都强,那一定能做好旧改,如果条件有限,这三点只要抓住其中一点、并做到极致也可以做起来。

2023年,我们在合作的品牌商和建材商的销售份额中,销售占比排到了前几位。最深的感受是,刚开始我们做旧改,和对方接触,都是先款后货,货款和货量不多,对方不会发货。对于尚未上量的我们而言,也非常理解,因为合作就要遵守规则。

这两年,再接触合作下来,对方将我们的账期延长为以年度结算为期限。一方面,是对方看到了我们的成长和上量,甚至没有想到在短短两三年就做出了卓越的业绩;另一方面,也意味着对方也希望通过旧改业务提高自己的出货量。现在销售渠道非常多元和碎片,加上进入存量市场,对处于销售前端的品牌商和建材商而言,面对新房需求的萎缩和销售的分流,也开始将旧改作为其重要的渠道之一。其实,这也再次印证了旧改行业的“厚雪”效应。

网站编辑:白洋
现代家电官方微信

评论:

目前没有评论内容。